5月9日上午,法国舞者们在该团总监埃里克·基耶雷(Éric Quilleré )先生和芭蕾大师奥克萨娜·库切鲁克(Oksana Kucheruk)的带领下走进上海芭蕾舞团,与中国艺术家们一起参与了由上芭团长亲授的芭蕾基础课。
今年是中法两国建交60周年,来自法国的知名艺术团体波尔多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来到上海,展开了一系列访问、交流、演出活动。
在芭蕾大师辛丽丽的带领下,中法两国的年轻舞者们聚在光线明亮的舞蹈教室,开展基训课。
课后,中法两国的演员们围坐一起,热烈地交流。
临行前,大家依依不舍地拍下一张集体照。
上海芭蕾舞团的硬件设施、舞者刻苦与扎实的舞蹈功底,都给埃里克·基耶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;芭蕾大师奥克萨娜·库切鲁克女士说:“这堂课我很享受。上芭的演员太漂亮了,腿、手臂、阿拉贝斯克都很美!”
舞团总监埃里克·基耶雷先生和芭蕾大师奥克萨娜·库切鲁克坐在教室里,全神贯注地观摩着辛丽丽授课。
上海是舞团此次访华巡演的第三站,5月10日至12日,艺术家们在东方艺术中心为观众奉上浪漫主义芭蕾开山之作《仙女》,以及堪称芭蕾舞炫技巅峰的作品《堂吉诃德》第三幕。
5月10日一早,演员们来到东艺歌剧厅的舞台,开始了每天的必修课,为之后的排练、晚上的正式演出热身。
古典芭蕾《仙女》排练现场。
巡演时间紧凑,每到新的剧场,在技术部门完成置景和灯光之后,都需要演员完整地进行一次走台,以保证所有的技术环节都可以平顺运行。
《堂吉诃德》排练现场。
两部作品的排练过程中,舞团总监埃里克·基耶雷先生和芭蕾大师奥克萨娜·库切鲁克不断地从旁指导舞者们对细节的处理,展现出对待芭蕾舞这门古典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。
为了和久违的中国观众见面,波尔多国际歌剧院芭蕾舞团对此次的演出剧目进行了精心的设计。
《仙女》这部剧第一次采用女主角足尖舞蹈的形式, 正是从这部作品开始,足尖舞成为芭蕾的标志。也正是从这部舞剧开始,芭蕾开启了白裙时代。《仙女》第二幕中,白裙群舞的场面总是给观众以极致优美的印象,《天鹅湖》、《吉赛尔》这些伟大作品中的白裙设计,可谓受其影响。
《堂吉诃德》则在现今被誉为最欢喜和具节日气氛的古典芭蕾舞剧,并有足够空间让主角表演高难度的技巧。此次演出是由现任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艺术总监何塞·马丁内斯编舞、汇集无数芭蕾必打卡名场面的版本。《仙女》之后,再加演《堂吉诃德》最为欢乐与充满巅峰技巧的第三幕,既是为了展现舞团的底气与实力,也表现出了对中国观众满满的诚意。
两部作品一部呈现了苏格兰风情,另一部则融入了弗拉门戈的舞蹈元素,呈现了安达卢西亚舞蹈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两部作品同为经典芭蕾作品,却也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文化元素和舞蹈风情。
一个个高难度舞段的完美呈现,赢得了在场观众一次次热烈的掌声。
5月10日晚,上海首演开始前10分钟,演员们在台上热身,在台侧候场。
《仙女》剧照。
《堂吉诃德》剧照。
此次法国波尔多国立歌剧院来华巡演,是今年“中法文化之春”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自4月至12月,跨越30余座城市,将有超过400场涵盖视觉艺术、舞台艺术、工艺设计、音乐、电影、数字技术、图书和思辨等多个领域的各类活动在中国展开。